孩子交友,我该坚持什么?

2016-04-08 19:38:27   阅读:1443次   作者:网络   来源:网络

 "只要相爱,有什么不可以?"

  问:我女儿今年十四岁,已有过好几位男朋友了。从去年起,她常半夜才回家。我提醒她不要和男孩子有越轨行为,她却说,若她到了十六岁还是处女,会被美国同学笑死,压力太大了。我还应该对她坚持我的要求么?

  答:每个做父母的,在儿女成长过程中,都会期待要经过几个让父母紧张、却又得咬着牙、硬着头皮过的关口:第一次儿女跨步学走;第一次儿女离家上学,进入小型社会过群体生活;刚拿到驾驶执照,歪歪晃晃开车上路;然后便是开始结交异性的男女朋友。做守望者的父母,常在一旁看得捏一把汗。

  但对孩子来说,对父母的关心,他们常是若无所觉。尤其是青少年的儿女,他们的时间观是"现在",而看不到父母眼中的"未来"。结交异性只是探险,是经历。一点也不知道在这一段探索异性的过程中,他们很可能会选上一位,对他(她)大半生幸福有致命性的影响;也可能犯下错误,会改写他们的一生。

  但既然每一个关口都是儿女成长必经的过程,父母能做的,便是穷一生的努力,来准备儿女走上独立、成熟之路。尤其在面对儿女的性教育,这是一生的准备,而非等到青少年交友时才开始担忧,也不是一两个问题的独立答案可以交待得清。

  性教育的内容包括很多,狭义的来说是解释生命的起源,男女生殖器官构造与生理功能等等。广义地说,则包括性别角色的认识与学习,与两性间的了解与尊重。这包括培养孩子对异性的关心,与异性相处时的一些基本礼节,及教导约会与接吻等在生理之外的意义为何。

  甚至再广一点来说,性教育还包括对家庭观念的教育,与父母角色差异在家庭中怎么运作。同时,还要教导儿女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对自己的欲望学会驾驭,如何不顺着感觉、感官走,而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。像开车,要安全便得顺着轨道走,男女的欲望也要用轨道来规划才不会出轨等等。所以,性教育可以说是"爱的伦理观教育",也是"家庭教育",更是整个人的"人性教育"。谈性教育不只是独立的生理事件,还包括承诺、沟通、择偶、婚姻与生育等讨论。

  而这两性之间的价值观,从小便要帮儿女建立。一方面因父母对子女的影响,最有效、最深入的是生下来到十二岁左右的时期。到了青少年,父母在儿女心中不再是英雄人物,缺点也比较明显,对儿女的影响自然会减低。理想的是从小便一路针对儿女的理解能力,适当地拿出来讨论,建立健全的两性观念。让一些价值观成为习惯,就像从小教孩子睡前要刷牙一样,长大做来习惯成自然,已成为他内在的一部分,便会减少冲突与争论。

  但大部分父母耻于开口对儿女谈性教育,事先既无任何教导,事发时又急得跳脚,这时才强迫灌输一些父母的价值观,可以想见是亡羊补牢,效果一定有限。所以,交友价值观要尽早建立,到交友期时,则是"收获"从小建植在他(她)心中价值观的时候。

  但若孩子已经长大了当如何呢?如果父母子女关系良好,仍然可以从旁辅导一些基本观念。谈不能和异性有越轨行为时,可以用讨论的方式带出一些原因。下面是几点建议,解释真爱为什么要等待:


一、性关系上的随缘随意,常意味着对关系没有太多的思考与选择。

  通常当两个人约会,气氛、情调都够的时候,常常肢体动作就会多。若没有计划,抱着"顺其自然"的性关系,通常代表着对两人关系也没有太多远见、太多想法。对性这样重要的事抱轻忽态度,等于是轻易地把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,交给很大的不定数。关系若建立在这上面,便很难存活。


二、性关系会缩短真正关系的建立过程。

  很多人说:"只要相爱,有什么不可以?"他们把性视为表达感情的一部分。很多男的也会说他很看重对方,是为了爱她才发生性关系。但这似是而非。关系亲密通常是有一定程序的。先牵手,眉眼传情,然后才进一步交往。在交往中我们认识对方的人格、价值观、生活习惯等等,看是不是与自己配合,才决定是否更进一步下承诺,走入婚约结为一体。

  性的结合有一很特别的地方,它是在有"生命结合"的动机下,才发生的行为。也就是说,必须在两人彼此了解很深,又有婚约的稳定保障下,才会适得其所,不动摇关系。但若在关系没有稳定性,又没有忠贞的束缚下发生,就好象埋了地雷,两人间的心态与感情互动会改变,随时会爆发。

  这是因为,两人原本有认识对方的时间与空间,可以在大事小事上观察、适应,现在一下子发生了性关系,空间就没了。女方会一下子对对方产生不成熟的期望,希望对方承担得起关系中的许多角色与责任。男方也产生不平衡的需求,见了面只想上床,没有沟通,没有互相了解的意愿。这常会使关系走不下去,很容易解体。


三、发生性关系后,两人的感情亲密会全为肉体亲密所代替。

  也许,肉体关系会在短暂的片刻带来亲密,但长久下来,肉体关系会成为唯一的关系层面。因为感情亲密的建立,牵涉到两人如何沟通、相处,碰到冲突如何化解,与心灵的怎样默契。这需要时间。

  但太快的上床,常会使这一过程提早被剪断,一时好象达到亲密的幻相,却随着激情的过去又冷下去。日后关系便变得很容易分手,或走上畸形。因身体的亲密是无法代替心理的。

  这是为何有些曾在婚前发生性关系的夫妇,结婚两三年后,会忽然发现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好谈的,对方一点都不了解自己,就闹婚变。有些正在交往的,发生性关系后,也很容易分手。

  分手后的交往也有个倾向,会一下跳过所有关系的建立过程,直接与对方上床。因为习惯了这类的亲密,便很难再保持客观的距离,然后恶性循环。不健康的基础,很容易带来关系的破裂,再分手、再结交、再上床......最后已麻木得不知什么是爱了。


四、不愿意等待的人,传染性病的机会也大。

  绝对没有绝对安全的性,保险套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"保险"。通常一个人如果曾有二至三个性伴侣,对方也有二至三个性伴侣,这个人便有100%的机会会中标。因为这个人的每一个伴侣,与伴侣的伴侣都可能有二至三个性伴侣,这个人实际上是和数十个人的性历史在交往。很多性病,像AIDS,潜伏期是十五年,在交往的时候,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正暴露在什么样的脆弱环境中。还不说怀孕、堕胎了。

  但这些道理,都必须在父母子女间沟通管道通畅无阻时才能有效传递。所以在这个阶段,作父母的必须坚持作儿女的朋友,开放沟通管道。父母的态度不是在救火,烧一把火、泼一桶水。火老浇不熄便会心烦,不知所措。

  而是要有长久的耐心,重在建立父母子女的关系,突破父母对子女的权威关系,转向朋友的关系。口气要像对待一个成人,温柔、有耐心,不要用高压、强硬的方式。有说不出口的,也可用别人的例子来讨论。像最近几个把私生子丢进垃圾桶的新闻便是最好的机会教育。举正面、也举反面的例子来讨论。

  至于你女儿在乎同学的想法,在青少年时期这很正常。所以在面对同侪压力方面,最好能为儿女准备一个价值观相近的环境与朋友,像教会里的青少年团契之类的基督徒团体。使他们知道,在这世上仍有一群年轻人,会为真爱坚定自己的立场,会对性说:"不!"自爱也爱人。同样有基督徒青年的支持下,孩子也比较敢于做正确的坚持,不是么?□

  作者为专业作家,其作品散见各报刊杂志,现住美国洛杉矶。